水洞沟遗址与牛头化石

   2006-10-11 889

3万年前,在宁夏的水洞沟,绿色的湖水荡漾着粼粼波光,湖泊宽阔,水草丰茂,湖边布满一簇簇低矮的灌木,巨大的犀牛、野马、原始牛和活泼的羚羊正悠闲自得地啃食着嫩叶。远处的草原上,成群的鸵鸟欢快地嬉戏……居住在这里的“水洞沟人”手持棍棒和石器,到湖边、草原狩猎。捕获到猎物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点上熊熊篝火,在火上烤食起来。年轻人披挂上用鸵鸟蛋皮制成的圆形穿孔项饰和耳饰,跳起欢快的舞蹈……有一天,灾难突然降临了,连绵的暴雨使湖水骤然上涨,惊慌失措的水洞沟人来不及拿走工具,就匆忙地逃离了住地。后来,湖水和淤积的泥沙把这里的一切深深地掩埋。许多年后,洪水所带来的沉积物越来越厚,以至填塞了整个湖泊。多次的洪水泛滥,将掩埋湖泊的泥土冲刷出一条高约8米的断崖,在上游的一条小河仍不愿停息,终年流淌。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是我国众多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极为罕见的可以与欧洲旧石器文化传统媲美的代表性遗址,它最早是由法国古生物和史前考古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此后又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有系统的发掘工作:

1960年,中国和前苏联组建的中苏考古生物考察队进行发掘;

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文中先生带领的考察队进行发掘;

1980年,宁夏博物馆和宁夏地质局联合组成发掘队进行发掘;

2003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进行发掘;

经过历次发掘,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石器,主要原料是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燧石等,采用“锤击法”、“砸击法”、“压制法”等方法制成,器物种类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少量的砍斫器。同时,在遗址中还发现有使用过的灰烬和磨石,这说明当时人类已经摆脱“茹毛饮血”的肉类生吃的状态而进入熟食阶段,并且在生产工具的制造上学会运用了磨制技术。此外,还有骨椎和鸵鸟蛋装饰品以及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一具牛头化石更是引人注目,它长129厘米,宽55厘米,高69厘米,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水洞沟被发掘出土。从它头部的尺寸,大家可以想象这头牛的身躯是多么的庞大!也可以想象,3万年以前的宁夏水洞沟,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荒漠干涸的河床、砾石沙丘遍布的不毛之地,那时的自然景观,近似现在的热带地区,湖泊众多,草木繁盛。

还有一个谜,就是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古生物化石的水洞沟古人类文明遗址,为什么经过多次的考古勘察,却没有发现一个完整的古人类遗骨的化石?近日,近一轮的考古勘察又开始了,也许能发掘出震惊学术界的秘密,我们期待着。

总之,水洞沟遗址是远古人类生活繁衍、同自然界搏斗的历史见证。它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考古资料,向人们展示了距今3万年前“宁夏人”生活的画卷。整个水洞沟遗址面积宽广,水洞沟文化在我国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处于一个很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对本地区乃至周围地区以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宁夏博物馆丁延辉 新消息报)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