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巨龙明长城

   2011-07-04 859
<p><font size="3">进入临河镇,长城形似一条巨龙,自黄河逶迤向东横亘在“平沙莽莽黄入天”的大戈壁上。</font></p> <p><font size="3">史载,灵武境内修过两道长城,一为隋长城,据《隋书·崔仲芳传》记载: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使司农少卿崔仲芳,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西距河,东至绥德,绵延七百里,以遏胡寇。”</font></p> <p><font size="3">明代,朱元璋为御防鞑靼、瓦刺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font></p> <p><font size="3">河东墙,又称“东大边”、“横城大边”。西起横城北一里黄河岸边黄沙嘴,东南行,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等地出市境,经盐池县至陕西定边县盐场堡,全长约400里。史载: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由巡抚延绥、右副御史余子龙倡修。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王越总制延绥、甘肃、宁夏三边,在其敦促下,闰六月又在宁夏巡抚徐廷章、总兵范谨主持下,初步完成长城全线连接工程。成化十年十月宁夏灵州地震,边墙倒塌十有一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又自横城黄河岸至花马池修补和加高加厚并改筑部分地段。弘治年间,宁夏巡抚张祯叔、王珣先后于墙外挖“品”字形坑44000多眼,以防敌骑靠近边墙。其中红山堡黑水沟一带,堑深广皆二丈。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巡视夏、绥官员提出改建河东墙。旋即三边总制杨一清又请准重修。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由三边总制王琼负责,西起黄河岸横城,东至花马池改置“深沟高垒”,全长360里。原边墙兴武营以东弃之,于南十里增筑新墙一道,长54里,称“头道边”,旧墙为“二道边”。</font></p> <p><font size="3">河东墙筑成后,共设关门四道,花马池营东筑长城关为总要,高台层楼高耸云霄,上镌“朔方天堑”“雕革虎视”等字样浮雕。清水营筑关门一道,上皆有楼,“凭栏远眺,毕呈于下”。西筑宁河台以护津渡,戌卫长城。长城上设有敌台、墙台以及墩台等军事设施。每隔100至200米建有凸出墙外的墙台,这样边墙的墙根就不再有火力的死角,可进行侧翼攻击。敌台高于城墙之上,可左右相望,前后呼应。有些险要地段置周庐敌台,驻兵达20人之多。河东墙内侧共建有29座城池。灵武营所属烽火墩113座,每隔五里一墩。夜则举火,昼则举烟示警。若见敌数人至百余,举放一烽一炮;500人二烽二炮;1000人三烽三炮;5000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台设墩夫,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兵士日夜守哨,沿线各兵营驻有重兵,粮草、兵器、军需齐备,守望、巡逻、通讯、调兵,各个兼顾,无一偏废,一派军事戒备状态。河东墙自成化十年初步完工至万历初,百年中数十次修筑,可见古代军事修筑长城工役之大,痛苦之多。正德间宁夏巡抚冯清写有《边人苦》一诗,真实地记载了明代边民苦不堪言的徭役负担以及受到苛捐杂税盘剥,人民离乡背井,四处逃难的状况。</font></p> <p><font size="3">修筑河东墙,使长城形成两条道路,一为长城顶部,可供五匹马并行,守望、巡逻的士兵常年在长城顶部道路上往来,食物、军械也在顶部运行。二是长城内侧又建成一条交通大道,因有军队驻守、巡逻,行旅及货物有了安全保障,所以这条大道商旅往返络绎不绝。据《北虏事迹》记载:“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七、八月间,由这条大道运往花马池的麦豆达26000石之多,其运输量之大,实为少见。”长城内侧大道的修筑,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font></p> <p><font size="3">明代是我国修筑长城规模最大的朝代之一,也是最后一个朝代。河东墙在建筑工程技术上有很大进步,在踏看选线时兼顾军事、交通、农牧业多方受益,“草茂之地筑于内,使虏绝牧,沙碛之地筑之内外,使虏不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土地平坦的地带,在城墙外挑挖取土,后形成宽大的壕沟,墙体愈显高峻,这样即使敌兵兵临城下也无法接近墙部取土,增加墙体高度。部分险段用红柳、芨芨草铺使,用木骨拉引,黄土版夯而实,坚固异常。时至今日,仍然显示着古老灵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font></p>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