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小店 水洞沟遗址的第一道门槛

   2009-07-12 498
水洞沟张三小店
 

  水洞沟谷内怪壁峭立,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象,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进入水洞沟之前,我们的目光首先被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吸引了过来。“张三小店”,店如其名,简陋质朴。在路边静静伫立着,远处风沙隐隐,车辙依稀。当年,就是这个处在大漠尽头的小店,用敦厚和热情接待着那些远来的求索者。

  几十年后,一个伟大的发现和这个普通的小店紧紧连在了一起。

  张三其人

  据水洞沟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小高介绍,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与一位普通老百姓张梓所开的“张三小店”有着密切的关系。

  “张三小店是当年德日进、桑志华在水洞沟居住的地方。”小高告诉记者,在这里,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得到了张三的热情帮助,发现了水洞沟遗址,推翻了当时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的错误论断。从此它同水洞沟遗址一并载入了史册。2006年,水洞沟旅游区根据张三妻弟赵龙老人的回忆,重新修复了“张三小店”,再现了堂屋、厢房、厨房、储藏室及德日进、桑志华居室。塑造了对水洞沟文化遗址发掘及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德日进、桑志华及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的半身像,使之成为水洞沟景区颇有名气的旅游景点。

  在记载水洞沟的历史资料中,除了考古学家贾兰坡的回忆外,当地史志部门有关“张三小店”的记载很少。据多年前当地老人回忆资料记载,张三本名叫张梓,汉族。大约生于1894年左右,是宁夏灵武市横城人,因为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所以后来人们就叫他张三,本名反而从此渐渐不为人知了。

  外国人

  据水洞沟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20世纪初,水洞沟一带只有几户人家,“张三小店”的前身是张三之父张天义开的车马大店,大店北距水洞沟遗址约500米,处于银川连通内蒙古、陕北的必经之路上。当时,大店店面规模在周围算是较大的,有上房、配房客房和马棚数间,分东西两店,店门面北。当地老人回忆,在清末民国初时这儿过往客人很多。张三父亲经营时,大店生意兴隆,一家人的生活也较富裕。

  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因张三父亲年龄越来越大,店面刚开始时由张三弟兄几个轮换经营,但由于战事频繁,当时边关各个关口基本封锁,过往行人日渐稀少,生意慢慢萧条下来。后来小店由张三一人经营,当地人渐渐把这个小店称为“张三小店”。

  1919年,比利时传教士肯特由宁夏银川前往陕西,途经横山水洞沟,晚上就歇在“张三小店”,这是张三第一次见到黄发蓝眼的外国人。肯特在水洞沟东面不远处,发现了一具犀牛头骨化石和一件经过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这是张三小店接待的第一位外国客人。

  有关资料记载:1923年,德日进参加桑志华率领的“法国古生物考察团”到中国进行新生代地质和古生物研究考察。6月11日到达水洞沟,当晚住在了“张三小店”。晚饭后,德日进看到水洞沟北部断崖上有磷火闪现,便跑到北崖沟下搜寻,发现崖壁上显露出灰烬。之后,他回来找到张三,给了他五块银元,打着手势要张三为他找个大梯子,然后又返回到崖上,挖掘到一些动物头骨化石。

  第一道景观

  据水洞沟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德日进到达水洞沟的时候,张三正当中年,他除了为德日进当向导,平时常常骑毛驴到银川采购生活用品,照顾德日进的生活起居。那段时间是“张三小店”生意最好的时期。也正是在这个小店里,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水洞沟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篇章,完成了推翻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论断的伟大创举,张三和“张三小店”同德日进、桑志华一齐载入了发现和发掘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史册。

  当地人告诉我们,“张三小店”一直到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还在经营。1965年张三病逝后,其妻张赵氏一人独居在这里。1972年以后,张赵氏因体弱多病,搬至十几公里外的临河乡下桥村,由其亲戚照顾,当年“张三小店”被拆除。

  我们现在看到的“张三小店”,是按照当年的原貌复原的。一进院门,就看见德日进、桑志华、贾兰坡、裴文中等考古专家的塑像。原来的马棚、羊圈、院墙,以及店里的家具陈设都按照健在的张三妻弟赵龙老人的口述资料进行布置,并恢复了原貌。

  现在这座朴实的农家小院,已成为游人参观水洞沟时的第一道景观了。

  红山堡

  从大峡谷进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来到了红山堡。据说藏兵洞有三条通道可以进入红山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洞口,其余的两个洞口眼下还没有被发现。从这几个洞口设置的隐秘程度来看,可见当年在这个立体防御体系中,上下连通,来往是很便捷的。

  当地导游告诉我们,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因此命名为“红山”后讹传为“横山”,“红山堡”旧时也曾叫“横山堡”。

  红山堡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据当地史志记载:“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为正方形,边长均为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它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

  据史料记载,刚开始时驻堡将士仅为“一百二员”,就是说戍守将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罗书、学罗忽三部渐强,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断寇掠陕西、宁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于时属灵州的红盐池大败孛忽罗等部,迫使他们“渡河北去”。但鞑靼部渐强,小王子部又率众入居河套,经常侵扰边塞“杀伤以万计”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这时,红山堡等长城沿线防守任务更重。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宁夏都指使史镛扩建红山堡。这次扩建规模超过了以前,当时的城堡南北长约380米,东西长约320米;瓮城长30米,宽20米。堡内住军251名,设守堡官员一名,操守官一名。进了城堡,我们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虽经风雨侵袭,仍依稀可辨。在城堡西北台地处,还能见到大量残破砖瓦和建筑构件残片堆积。当地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可能是守堡官员的住所,在没遭到破坏前,可能是一座档次较高的恢宏建筑。

  戍边与防秋

  2007年宁夏考古研究所对红山堡东北角和瓮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从红山堡内发掘时保留的剖面,我们依然能清楚地看到当时守军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迹等,另外考古还发现了石磨盘、行军锅等物品。

  关于红山堡的意义,研究界中有一种观点较为普遍。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强长城线上的防守;二是“防秋”。所谓“防秋”就是历史上一些边塞游牧贵族的古例,在秋天马肥草盛之际,大举兴兵南侵,这时内地农耕正值秋收季节。为此,从隋唐以后至明清时代,每到秋季朝庭就要调集大军戍边,以保护百姓秋收,因称之为“防秋”。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防秋”行动在客观上,其作用并不仅是为了防戍,在一定意义上又作为一条商业通道而存在。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琼筑“头道边”,实施“深沟高垒”后,使长城内的“宁盐大道”和陕北有屏障保护的交通大道相衔接,从而成为商运往来的“黄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横山至清水营各城障设立驿站,比过去延长了120里,是宁夏镇军事供应及军机文书传递、官员往来的必经之道,这就和“宁盐大道”共同构成了在军事保护下的两大主要交通线。另一方面,当时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营“马市”及“牛羊小市”进行商品交易和商贸往来时,红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兰州晚报记者瞿学忠 实习生杨雅琴 2009.7.12)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