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的兵力部署

   2015-03-04 259

 
有明一代,明政权自始至终重视并不断加强对长城的防务,实行直接指挥,重兵把守,层层节制的防御措施。
 
  明朝统治者把长城的军事防务大权紧紧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兵部(相当今国防部)奉皇帝之命直接指挥。遇有战事,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国防部长)或者由皇帝另派大臣,总督长城的军务事宜,关键时刻皇帝还御驾亲征。
 
  明代在长城沿线部署的九大军事重镇,每镇的兵员达10万以上。据记载,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宣府镇有兵员151452名,大同镇有兵员135778名。照此算来,明朝政府在长城沿线就陈兵百万之众,可见其对长城防务的重视程度。每个军事重镇实际上就是一个战区,平时由各镇的最高指挥官总兵指挥守卫长城,战时哪里吃紧就调遣军队增援哪里。
 
  每镇之下又分若干个路,各路的兵员视长城段落的位置重要程度而定,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路城,是“路”统领官的驻地,路的指挥官一般由守备担任。守备多住在关城之内,遇有警急,便于指挥。路之下又分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关城,关城实际上是一个据点,既要控制某个关口的出入情况,还要负责关城一带的长城防务。小关城兵员有数十人至数百人,派千总把守。大的关城兵员人数有数千人,多的可达数万人。例如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嘉峪关有守兵1000人左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山海关管辖10个千户所,官员达32000余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级指挥官所分别居住的镇城、路城、关城等是紧连着长城的,而有的则是与地方上的州、府、郡、县城合二为一,均离长城不远,一旦有紧急军务,便于调遣出动。
 
  长城上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1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梆、锣、鼓各1,粮食给足1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1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1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梆、锣、鼓各1,粮食也储备1个月。木梆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另外,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蓟镇等处的军事长官曾议定了一条长城的用兵原则,叫做“区别缓冲,计垛授兵”。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易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布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总之,长城沿线的兵力部署非常严密,组织上层层节制,彼此配合,互相照应,各级军事组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谓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上的成功之作。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